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

忙樂

轉眼十一月了,時間又是過得很快。一切依舊,如常地上下學,如常地工作,也如常地忙。現在這個「忙」字開始不算甚麼了。

漸漸能適應到更忙的新生活,學業、同學間都沒甚麼問題。中四,大家都各自在為自己的工作而忙碌,而我也只是其中之一。不怎麼突出,反而使人沒這麼緊張,輕輕鬆鬆地忙。偶而有機會將自己的經驗稍作分享,總覺得之前的幾年並無白費。

忙了三年,至今總算做出點成績,做的事也升了幾級。從以往的小事,到現在一個個大Project,做起來特別有成就感,辛苦的感覺也逐漸消失了。工多藝熟,現在處事比較得心應手,效率快之餘,要求高的自己也滿意。

見身邊人都開始忙起來,就彷如看回自己年前的片段,然而今日我對忙這回事卻有另一番體會。見他們都在怨繁重的工作,我反而會心微笑。這算是忙到一個新境界了?無論如何,當下的自己忙得開心便是了。:)

2010年9月18日星期六

物極

今天看電視,偶見晚上明珠台播電影《命運自選台》(Click)。見翡翠台的只是超級巨聲演唱會,還是看電影好。幾年前上映時,Trailer是挺吸引我的,當然,還是沒有去看。單看幾年前的Trailer,本以為這是喜劇,維基百科也這麼形容。不過對我來說,劇情倒是挺慘的。不在此詳細講劇情,想明白下文的,可先看看這齣戲。

九月份本是適應的時候,而我卻偏偏最忙。校刊、視覺藝術、學會等等都使人喘不過氣。以往最多是放學留一個多小時。今年幾乎每天都是黃昏才離校,甚至連小息和午膳時間都要忙。雖是累,但責任在身,怎麼也要得完成。

身體漸漸不勝負荷,每天一過十二點便覺睏,未完成的工作往往拖到翌晨,有時更是做不完。沐浴更衣,看看自己的身材,一天比一天「好」。從去年到現在,至少也瘦了兩個碼。開學兩星期,回想一下,伴友的時間好像少了。每天離不開工作,講話也不知不覺地提上忙情。最近在朋友間感覺到了一點不尋常。

此時此刻,周末大電影又剛巧放《命運自選台》。雖沒有遙控在手,但見男主角的生活,不禁聯想到自己了。頓時變得很不安。他的遭遇,會不會在我身上?千萬不要。

人生最大的財產,莫過於健康家庭朋友。至今忙得幾乎影響這些,何必呢?此篇原本又是述說忙事,看未寫好,便被我一按刪除了。牆上貼了六張Memo,能力已見底,還未算上中四在增加的課本。看來也應改變一下了。

忙得如此是不行,但無所事事也不是我本色。回復原狀是最好的,工作量回到中三中段時則最合我意。以往凡事點頭的我,今年也迫不得己婉拒了幾項目。可手頭上的工作還是個責任,不得不負。給自己訂個時間,十月中,十月中便要送走這一切侵蝕私人時間的工作,給日程表留點空位,將生活回復正常。

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

震憾

香港人的心情沉重了三天。星期一,八月二十三日,在菲律賓馬尼拉發生的扶持事件,相信大家依然歷歷在目。

那天,早上在學校開會,下午便到他處遊覽,偶爾在店舖裏的電視機看到情況與新聞報道,以為沒大礙。相逢農曆七月十四,晚上約七點二十分,隨媽媽到婆家拜祭外公。一進屋,電視機傳出第一聲槍聲;畫面上還清晰地顯示「新華社:康泰團巴士所有人質被殺」。

頓時把眼睛瞪得大大的,嚇了一跳;甚麼都不理,馬上坐在地上看電視直播。在那幾下槍聲後,警員(即「特種部隊」)便靠近旅遊巴。主播講:「有特警準備衝上旅遊巴」,這也是我們一般的想法。怎知他們是在敲玻璃、拉門。磨蹭大半小時,才懂去開太平門。走了上去,又給嚇出來。

直至八點二十三分,連串的槍聲傳出。失望,夾雜在緊張、擔心的心情。到八時半,人人都以為裏面的人九死一生,肚子也餓了,則開始吃飯,眼睛也不忘看著現場情況。突然有一具屍體從車門掉出。我在想是槍手將人質拋出示威,證實有人死亡,眼淚盈眶。在坐的其他親戚有的哭了,有的叫;我是比較能抽離感情的人,但也不禁恐懼起來。

事件結束,萬念俱灰。不久感覺奇蹟般地,尚有生還者從車裡走出來,的確令人安心了一點,鬆一口氣。驚惶之後,屋內人則始討論這些「特警」的處理手法。新聞畫面回到主播,看到方健儀也眼紅紅。隨後,竟然播《公主嫁到》,喜劇也沒心情看。

回家登上互聯網,哀悼、憤慨的字句遍滿螢幕。明顯我們香港人都替他們不值。心情平復後,再分析事件,找出警方的十個特質:
一、未知車上乘客存亡,以鐵椎敲向客座;
二、以槍聲打破輪呔,主動驚動槍手;
三、毫無秩序,各有各行動;
四、椎敲窗,繩拉門,浪費半小時方使用太平門;
五、事件由始至終並無封鎖現場,任由民眾前往觀看;
六、不準備好防護裝備,在窗下閃閃縮縮;
七、救人時警員寥寥可數,槍手倒下則大批湧入;
八、人命關天,還在撐傘;
九、白天視線清晰,槍手多次露面仍不行動;
十、為面子絕不澄清事件,妄顧十五人性命。
不知各位認為如何,這是我認為荒謬的十點。

遇事者是香港人,且是普通平凡,暑假去旅行的港人;出事的地方也是普通不過的旅遊景點。出事後,也不可能像「九一一」之後在機場加強保安般預防。關係如此切身,確使人不安。對比地震、海嘯,人禍絕對比天災來得駭人,人性的醜惡就此暴露出來了。

看新聞,遇害者家屬的訪問、在機場離別至親的畫面,都令我心中流淚。這三天來,香港人都在哀悼死者。今天訂為「全港哀悼日」,早上的默哀儀式我也特意起來默默在家中參與了。看到大批香港人都不辭一早到灣仔為遇難同胞送上祝福,這使我非常感動。每次看到這個畫面,鼻子都是酸酸的。

引唐司長的話,香港已經度過了三天「黑色的日子」。在facebook,不少人的沉重的心情都放下了。而哀傷過後,便要開始展望死者家屬和傷者未來的生活,盡可能加以協助。對死難者最大的交代,則是讓事件真相大白。也許我們小小的發現不足平反,不過網絡卻能集合各方疑點。

願遇難的八位同胞安息,願死者家屬、傷者得好好生活,願香港人振作起來。

2010年8月6日星期五

行街、睇戲、食飯

忙完一整個月,暑假的第一天終於來臨。今天很舒服,一切都來得剛剛好。昨晚大概太累,《天天天晴》還未做完便睡了,一覺瞓天光,到早上十點才被陽光照醒(好久沒有這樣了)。十四小時,起來正好能吃個早餐。

時間好用多了,慢條斯理(其實也走得很快)乘上最繞路的巴士,從家到了太古城。十二點剛好準時。我愛睡,十二點是他們的保險而已,我又難得準時,所以早到了半小時。三十分鐘,在長椅上坐上一會兒,從商場角落看着訪客走來走去。

時間到,人齊進場,看想看很久的《反斗奇兵3》。回想當年,除了《海底奇兵》、《荒失失奇兵》外,最喜歡的就是這齣了(怎麼全是「兵」?)。所以它的續集,定然要繼續捧場。劇情像我們一樣,都「長大」了許多。從以往的虛幻,轉到現在的世故;故事又隨着講成年的ANDY。情節也很感人,哭倒是沒哭,卻不斷打呵欠(有人說是因為我潛意識不讓自己哭,所以眼淚要透過打呵欠滴出,大概也給說中了)。為免影響欣賞節目的情緒,劇情還是不宜詳道。但感覺是很有親切感,「它」真的與我們一同成長了,帶出了我們現在才能明白的東西。

感動過後,吃了個下午茶餐。再逛了幾個圈,玩了片刻。即興上了友人在附近的家。他們玩大富翁遊戲,沒甚興趣的我又做家長從旁觀看。其間翻看了下昨天在圖書館搜羅得來的歷史文件,偶爾插話一兩句。嘻嘻哈哈(或「WEWE嘩嘩」),度過了餘下的下午時光。

傍晚,母親來電說訂了位子吃飯,馬上趕至。搬到這裡這麼久,怎麼現在發現這個世外桃源?酒店建築外在雖陰沉,裡面卻挺好。百五元兩小時日本料理任食,當然又出「師奶理論」:食盡佢!幾乎將點菜紙上每一項都嘗了一遍,一家四口的嘴巴忙得不可開交。果然吃得盡興,捧着肚子回家,又要靠以羅果子鹽。

吃早場,回家剛好到煲劇時間,然後一切照舊。哈,這個似凡非凡的首天假期,就是這樣子了。

2010年7月22日星期四

繁忙假期

暑假8號就放了,但自己卻尚未感覺到假期的來臨。頭幾天,朝朝回校搞校刊;之後便隨學校到了日本去。遊歷七天,回來在處理在27號舉辦的活動。不太特別,忙是我的本性。「能者多勞」,有得忙總比閒著在家好。

在享受一連串工作時,腦子裡突然閃過了兩個字:「功課」。頓時目無表情,愕了一會兒。還沒真正做自己事呢!三本作業,真的想一把火燒掉。假如沒有了這三本討厭的東西,我的安排便真的「good fit」了。

大概八月開始有空,想做的事很多。書法,一項放下很久,又很想拿起,卻沒有時間做的事。只好一直寄託在平日寫字當中,過下手癮。暑假由早閒到晚,就試試寫上幾篇得體的作品。書離不開畫,考試至今都沒作過畫了,大畫也還未完成。國畫配書法,剛好!投在古老的玩意中,也要追下現代的潮流。學套新的專業軟件,多門手藝,將來總有用。

平日少(不)上街,沒人約便在家休息或埋頭苦幹。自己到處走走是個奢侈的願望,這次希望出走幾日,到九龍東探索一下。近期也對香港的公共屋邨漸生興趣,當個主題也不錯。

加上那幾百頁,好像都夠了。充滿色彩的一個月,來了。

2010年7月7日星期三

永遠的3F

香港學校愛拆班,每個學生每年都被派到不同的圈子裡。一個班級的相聚,就僅像刷身而過般,十個月便過去。值班式的相處,使真正長久的情誼越來越少。在如此的環境下,在三年初中得到了兩年同班的機會,算不算彌足珍貴?不止。

這個3F,兩年來經歷的,絕對比其他人多。我可以肯定。雖說當中有高興的,也有不快的,也許傷心更多;但也總算我們踏了過去,學期無憾結束。我們上學,在班中就正正是在社會上實習的機會,能夠看得多,分析得多,經歷得多,處理得多,自己便不斷增值。三十三個人,五百多個組合,悲歡離合,起承轉合,兩年來一一看過,全是自己的經驗。

在這所學校,F班,是成績的代表。可在這兩年,成績好像自動降了一個層次,大家都不太將這回事搬上桌面。取而代之的,是同學相互的學習、交流,以至彼此友情、認識的增進。然而學業方面依然佔優。這樣的平衡,我相信是難的,但3F班還是做到了。我們班的才華也不少,語文、藝術、音樂、體育、文、理、商,通通都在我們班。那就是無論學業還是課外的事情,多多少少都在這裡體會過。

兩年,人的轉變更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中二開頭,大家都還在吵吵鬧鬧;到現在,人人蹺腳把杯,輕談淺唱。真令人意想不到,我也相信這遠遠超越一個普通中三學生的思想、能力。班中的人很多元,從不同的人身上,學到的也很不一樣。有人從墊底名次,努力後爭先;也有人風光不再,不進而退。有人生性純潔,變得調皮;又有複雜的人變回懂事。值得我高興的是,思想極負面、凡事先反對,從不用真心的人,我班沒有。大家外表的轉變有好有壞,但是內裡卻不斷進步。

老師們無疑在書本內外都幫助我們很多。尤其充滿風雨的今年,老師所付出的,真叫人讚歎。3F班挺讓老師喜歡,他們教得開心,我們也上得高興。亦師亦友,帶領著這隻船前進。老師對我而言更是重要,我很感謝他們這些年頭來的賞識,給了我無數的學習機會、支持、榮譽。謝謝!

回想在這個班裡,我是生活得非常愉快。我要感謝同學向對我的關懷、信任、尊重、鼓勵。帶著我走過完美的兩個學年。同時對每一個3F班的同學寄予厚望,我衷心祝願大家明年無論在哪班,都可以繼續發揮出3F班的力量。難得地3F同學比人成熟,便繼續擴充、發展,到畢業時,還是我們3F的人爭先排頭。

人的相會是偶然的,就這麼巧三十三個男生被編到同一班,又這麼巧兩年在一塊兒。我有幸進了3F,珍惜這兩年寶貴的時光。一起兩年,今天是最後了;我唯一的希望,只是大家不要因為分開了課室便互不相識。不過也可以放心,我知道3F班的人不會。

去年此時,我在擔心2F能否延續;但現在,即使我肯定大家不會同班,但在大家心中,3F班永遠都在一起。(我是不會以「再見,3F」作結的。)

2010年6月27日星期日

請任擇其一

Dummy Report派發了,考的成績挺滿意。不止比上學期的成績進步了,各次還是多年來最高的一個。各科算,最好的是電腦,考到個第一回來。之後中文,下學期的成績沒有7字頭,不過拉上學期和平常分,還有第三。然後V.A.,不多講,第四。這些之後都沒有甚麼特別好的捷訊,但是三年,終於可以上台領一次獎狀,只可惜不在自己學校裡。

其他的:英文還在第一班,數學掉到三位數。文科,介乎第20至30;理科,就要到第40至60。問題來了,早前自己定好的4F,還選不選?

簡單解釋一下,4F班,讀的是Phy、Chem,數學讀M2。理科不算理想(以我的標準),數學更不必說,讓人猶疑了好幾天。我的其他選擇,有4B班,讀Econ、BAFS,數學讀M1;和4C班,讀Phy、Chem,數學也是M1。大部分人第一時間便叫我轉選4C,背後的考慮太多了,直叫人心煩且亂。

首先,M1和M2的分別,不多詮釋。之後,是人的分別,看趨勢,人人都希望進B班,好像4B班的人會比4C的成績好。然後,是我的信心,這幾年,文科的成績一直比理科好,而且飄忽不定,根本難以知道自己的能力。還有家人的壓力,每次問父母,得出的結論總是PhyChemBio,順還是不順?以及一個謎,不知為甚麼,每年的4C班都有兩位班主任,對比中一較差班別也有兩位,難免不想到4C班的氣氛。

自己的成績,允許我選擇任何一班。沒有了名次為藉口,選擇其實更難。每次諮詢別人意見,都有一句共通的話:「文科商科通街都係,讀唔讀大學都修到。」是對的,我的考慮是:「我選理科,能及格嗎?」剛收到一個我相信的人說:「一定會。」好,我放棄了B班。

4C和4F的分別,除了人的素質外,還有兩點。自己語文水平頗高,得悉A、B、F三班所組成的中英文組,會比C、D、E班的好。第二,就是數學科。按自己的數學能力,當應到4C班去。但是,在文憑試中,原來數學的Core Part及格,數學便算及格;如M2只是個多餘的部件,還要考慮甚麼?既然自己想讀較好的語文班,4F吧!

尚有三年時間,以後的日子,便好好努力。既然選好了,便勇往直前。共勉一句無綫精神:「全力以赴,做到最好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