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

留下點東西

學校快將踏入一百六十週年紀念,忙人當然負責不少範疇的準備功夫。早於大半年前開始的,就是一切有關設計的內容。

信紙、信封、便箋等文件必須預先印刷好,所以設計及校對的工作早在去年底開始了。經過多個月的不斷修正和改動,稿件來回印刷公司好幾次。三月中,印刷限期也差不多了。然而有關的內容還是充滿著許多錯漏(當然都是顏色、字體、大小、排位的仔細問題)。

入讀這裡,這是我度過的首個校慶,也是臨離開這裡的最後一個。完美主義者故此不容有失,力求產品若天衣無縫。今晚為了處理信紙的改動,又破了個紀錄,在學校留到了九點多才離去。「咁搏,為乜?」難得參與此項工作,我為的就是把最好的一面留在這裡。

常聽說別人講,要在臨離開前留下一點值得紀念的東西。越是到高年級,始不禁感受到這種感覺。六年時間,能做的不多,所以我特別珍惜每一個把自己的作品存檔在學校的機會。承包一切海報、校刊……且盡量做得盡善盡美,務求使自己留下的不是遺憾。這,絕對是我不怕辛苦一直忙下去的原因。

到一個地步,卻又悟出另一點道理。到了高年級就不禁在想:「假如我不在了,會怎樣呢?」不可否認,我一直都做了很多,因為我曉得。但是,假如下面幾年的學生不懂,或未被發掘,這些質素又是否能夠保持?一堆堆問題夾雜著矛盾湧來。

人人都在講Sustainable development,「找接班」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。許多學會都因為沒有找到適合的候任主席而自動解散。我們知道,要一個每年轉莊的學會保持傳統,難;要每年的委員都能保持質素,更難。年間,多走訪低年級,明查暗訪尋得不少隱世高手。慢慢找機會合作,隨機授以經驗、技巧。暗地裡埋下種子,待他們也中四了,便可十拿九穩地坐上我們現有的位置。

這樣講好像很誇張。不過,真正對任何學會,以至對學校長遠有好處的,這正是不二的辦法。與其十年後回來走進課室看到壁報:「嘩,乜而家D人設計成咁樣,搞錯,我當年……」不如為自己不在的日子好好打算。留下的,則不止是死死的紙張、印刷品、紀念品;而是一種薪火相傳的傳統、知識。

1 則留言:

  1. Love this post =]] and the spirit you are talking~
    and welcome to join the first and last St.Paul's anniversary~ xDDD

    回覆刪除

留下意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