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

黃昏彩虹

黃昏時分的彩虹很罕見,可今晚給我遇上了。

下午上完工作坊,overrun了許多,到六時許才能從長沙灣離開。本來計劃在去外婆家之前,先去一趟在附近的彩虹邨。上紅頂小巴,問司機是否經彩虹邨,他說「采頤」。既然時間不早,車子又不在那兒停,想著放棄邨遊。誰知道車子就停在與邨一街之隔處,趁天尚未全黑,進去了。

我對彩虹邨有種特別的情意。外婆以前在這兒住,我出生起的那十個月也在這裡生活,之後的幾年探望婆婆也來這裡,直至她搬走。這裡有著不少我小時候的足跡,隱約還記得那一條沒有盡頭的兩樓走廊,常在那兒等婆婆「打埋呢圈」無數次的金碧酒家,那位在文具店常送我禮物的「大爺」(聽說他四年前過身了,文具店也被別個頂承),還有很多很多……

除了這些止於五歲的兒時回憶,我還對彩虹邨的各方面非常欣賞。先是設計上。在我們設計做配色時,每當腦子暫停服務,「彩虹色」總是會走出來打救。當然這裡不是因為想不出才這樣配色。因為七層樓宇,設計者想到了七色彩虹。用的色調,明、亮度不高,看上去舒服自在。從樓底仰望,一格格色彩相連,煞是好看。配上黃昏作底色,剛組成一個使人陶醉的畫面。

還有樓宇的命名。不像其他公共屋邨,食住一個字,便配上「禮義仁愛信諴和」、「安逸豐盛樂富滿」等名字。早期的屋邨對樓宇的命名比較好,都有個主題。彩虹邨,就用了不同顏色做主題,好像是「丹鳳」、「白雪」、「綠晶」、「金華」。不單配合主題,而且大家的首字相扣。目前我還是最欣賞彩虹邨的樓宇命名。

順帶一提,除了樓名,邨內街道也緊緊配合彩虹的主題。邨中七條街,名「紅梅」、「橙花」、「黃菊」、「綠柳」、「青楊」、「藍鐘」、「紫葳」,互相交錯。襯上樓宇名稱、牆身設計,豈不是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?

幾乎六點半才進邨。這裡除了換了幾間地舖,多了幾部升降機,一切都好像沒甚改變。講起升降機啊。金碧樓的升降機,只從地面連接二樓;其餘的樓層,靠相連金華樓的那部。升降機兩樓的位置,正正是我當年常踏足的211室。外婆之所以會搬,就是因為走不起樓梯,另一方面因(多次延誤的)升降機工程被收回單位。如今升降機建成,雖是拆了我們的211,但還算是圓了不少金碧二樓街坊的夢。

古時候的人,以藉貫分類。香港人,就以屋邨分。邨裡的人團結和睦。一個邨,代表著一種精神。彩虹邨奪過建築獎項,數年前房屋署勘察也指出結構相當穩固,增長其壽命;這種穩陣、內涵,難道就是彩虹邨的精神?惜今居屋、私樓林立,人們紛紛搬離公共屋邨,追求較豪華的生活。屋邨的結構,也從以前有一條長走廊的「一」字式相連建築,化為現代佔地少的高聳大廈;住宅底下,再也不是一間間民營地舖,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連鎖店、領匯商場。人對本邨的歸屬感越趨薄弱。

個人一直非常欣賞及嚮往在(舊式)公共屋邨寫意的,有人情味的生活。得悉他人住於舊邨,總會提起興趣,且加上一份尊重與敬佩。我一直對那十個朦朦朧朧的月念念不忘,對此很感自豪,亦覺有幸能叨得半點「屋邨風骨」。

黃昏彩虹雖美,唯很短暫。重遊故地,拍得不少靚相。天漸黑,短促的行程就此,便帶著微笑踏上往外婆家的路途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留下意見...